紫外光刻和曝光是半導體行業(yè)生產(chǎn)各種高端芯片、微觀電路結構的核心技術。在紫外光刻過程中,光源發(fā)射的紫外線通過掩模上的微小透鏡或光柵,然后投射到光刻膠層上,形成所需的微細圖案。
長期以來,半導體制造領域使用傳統(tǒng)大功率汞燈和新型UVLED技術用于光刻設備的紫外光源。UVLED具有獨特的技術優(yōu)勢和成本優(yōu)勢,能夠輸出穩(wěn)定且超高功率的UV輻射,并保證長時間和長工作壽命,為半導體制造領域提供了一種理想解決方案。許多光刻應用依賴于包括?i、h?和?g?線 (365/405/435 nm) 輻射寬帶曝光。
兩種常用紫外光源:汞燈和準分子激光
下圖是高強度汞燈發(fā)射光譜,選擇不同波長作為光刻機的光源,對應的光刻機分別稱之為G-line,H-line,I-line,DUV,波長越長,工藝能力越差,做出來的最小尺寸越大,工藝越落后,所以,6寸常用G-line和I-line,8寸和12寸FAB則主要用DUV和準分子激光,對比準分子激光和其他G-line,I-line光源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248nm的DUV的光源強度非常低,這對于生產(chǎn)效率會是大大的降低,因為強度不夠,就只能增加曝光時間,從而降低了單位時間的產(chǎn)出,因此,進入納米時代,光源基本用的都是248nm的KrF準分子激光,或者193nm的ArF激光。
總之對應不同的工藝生產(chǎn)需求,對紫外汞燈的波長已經(jīng)輻射強度也不一樣,但是對紫外輻射強度的要求都是高輻射W/cm2級別的,在十幾W/cm2多到幾十W/cm2這樣。對此,在曝光工藝的設備中,我們常常是需要對改設備發(fā)出的紫外燈波長已經(jīng)輻射強度進行檢測,避免出現(xiàn)很大的誤差和數(shù)值不對,會直接影響芯片質(zhì)量。因此在改曝光設備中,需要高輻射紫外探測器去實時檢測紫外燈的情況。
工采傳感(ISweek)這邊推薦一款德國sglux的高輻射紫外探測器UV-Cure。

“UV- cure”是一種高紫外線輻照度(范圍為20mW/cm2至20W/cm2)的紫外線傳感器,工作溫度適中(<80°C)。通常,該傳感器用于LED和基于冷卻中壓燈的UV固化系統(tǒng)中的負載傳感器,可配置參數(shù)為信號輸出類型、測量范圍和頻譜響應度。具備4-20mA、0-5V或者10V的模擬輸出,也有USB、CAN總線、MOD總線的數(shù)字通信。
同時UV-Cure也有耐高溫特別款,支持高達170°C的工作溫度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傳感器應用_儀表儀器應用_電子元器件產(chǎn)品 – 工采資訊 http://www.negome.com/37595.html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