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度在藥品的儲存和運輸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,因為溫度是原料物理活動(分子振動)的指標。如果不對溫度進行控制與監(jiān)測,藥品的性能/質量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,例如:蛋白質分解:溫度越高,分解的速度越快、如果胰島素被凍結,它就會結晶、凝膠在高溫下變成液體等。在進行初級包裝(起泡器,小瓶,注射器)后,溫度是影響藥品質量的主要風險。與食品相比,藥品在錯誤的溫度下通常不會改變氣味和外觀。但是他們改變了藥效效力。因此,失去穩(wěn)定性可能會損害患者的安全。
藥品及試劑安全:
對于藥品生產、流通企業(yè),醫(yī)院、藥店等,傳統(tǒng)化學藥品需要低溫儲存的品種比較少,主要包括部分抗菌注射用藥、維生素類以及一些特殊劑型藥品如栓劑等,儲存和運輸溫度許多藥品規(guī)定了15-25°C(控制室溫)。生物藥多由各類生物大分子組成,主要包括單克隆抗體、重組治療性蛋白、細胞與基因治療及其他生物療法等品類,對低溫儲存需求較大。其存儲溫度要求為2°C至8°C,藥品周轉量及保質期決定存儲周期,通常為數(shù)月。
疫苗安全:
對于疫苗生產、流通企業(yè),終端接種單位等,疫苗的存儲和運輸?shù)臏囟纫鬄?°C至8°C;而弱毒活疫苗對溫度的要求為-15°C以下。不同疫苗的有效期不同,通常為數(shù)月。疫苗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有失效的可能性。201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》明確對疫苗實行嚴格管理制度,實行疫苗全程電子追溯制度,是為了加強疫苗管理,保證疫苗質量和供應,規(guī)范預防接種,促進疫苗行業(yè)發(fā)展,保障公眾健康,維護公共衛(wèi)生安全,制定的法律。
血液安全:
對于血站及醫(yī)療機構,全血、紅細胞對溫度的要求為2°C至6 ℃,含 ACD-B 的全血保存期為21天;含 CPDA-1的全血保存期35天。對于血漿站,血液制品企業(yè)及醫(yī)療機構,血漿對溫度的要求為-18°C以下,存儲周期自血液采集之日起1年。溫度對藥品的影響使人們產生了一種需求,就是希望能夠看到藥品在研發(fā)或運輸過程中的溫度,畢竟誰也不想到手一批不知道變沒變質的藥品。

工采網代理的瑞士Microdul AG 溫度傳感器MS1088,是一種完全集成測試和標定的數(shù)字低功率溫度傳感器,其典型溫度測量精度為±0.3°C。它提供數(shù)字SPI接口或I2C接口和電池壽命終止(EOL)檢測。MS1088有方形扁平無引腳封裝(QFN)或芯片級封裝(CSP)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傳感器應用_儀表儀器應用_電子元器件產品 – 工采資訊 http://www.negome.com/18486.html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