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材制造(AM)(通常稱為3D打?。┮呀浉淖兞嗽S多工業(yè)和學術應用。相比于傳統(tǒng)的制造工藝,通過使用該技術,用戶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生產幾何形狀復雜的零件。
傳感器是機器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,它帶動了很多機器的發(fā)展。當用于傳感器的制造時,3D打印具有多個優(yōu)點,包括較低的成本,快速的制造速度和高精度。除了具有固有地打印整個傳感器的功能外,還可以在制造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開始或停止3D打印,從而使用戶可以輕松地將傳感器嵌入到已打印的結構中。
3D打印通常發(fā)生在密封的室內,因為該過程的許多副產物可能是有害的或有毒的。3D打印設備通過分層切片工藝,借助激光對粉末進行燒結。此外,要求打印中盡可能地減少金屬和大氣中氧元素的接觸,目前多采用惰性氣體“地毯”填充室來實現(xiàn)。
然而,一些金屬粉末仍然不可避免的會與氧接觸,從而導致金屬粉末內氧含量超過限定值產生雜質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當金屬粉末中的氧濃度超過200ppm時,產品將顯著變化。拉伸強度和延展性顯示出受到大氣中雜質的影響。氫或氮氣也可能引起另外的雜質,即使在非常小的濃度下也不利于構建質量上乘的3D打印金屬物件。
隨著3D打印機再次使用相同的粉末床,隨后的打印作業(yè)將逐漸增加雜質的量,這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。但對于金屬3D打印而言,因為打印過程中金屬重熔后,元素以氣體形態(tài)存在,有可能在局部生成氣眼等缺陷,影響工件致密性及力學性能。所以,對不同體系的金屬粉末,氧含量均為一項重要指標,業(yè)內對該指標的一般要求在1500ppm以下,也即氧元素在金屬中所占的質量百分比在0.13~0.15%之間,航空航天等特殊應用領域,客戶對此指標的要求更為嚴格。工采網提供的奧地利SENSORE 3D打印傳感器/氧化鋯氧氣傳感器 - SO-D1-020-A300C可以測量0.01~2%的氧氣濃度,精度高,交叉靈敏度低,使用壽命長,在多數(shù)情況下只需進行一次單點校準,封裝為螺紋外殼,帶燒結金屬頂,線長為3米,多應用于金屬激光燒結3D打印。
3D打印傳感器/氧化鋯氧氣傳感器SO-D1-020-A300C工作原理:
因為在氧化鋯電解質中電流的載體是氧離子,所以當電壓施加到氧化鋯電解槽時,氧氣通過氧化鋯盤被抽到陽極。如果給電解槽陰極加上一個帶孔的蓋子,氧氣流向陰極的速率就會受到限制。受到這個速率的限制,隨著所施加的電壓逐漸增加,電解槽內的電流會達到飽和。這個飽和電流被稱為極限電流,它與周邊環(huán)境中的氧氣濃度成正比。
3D打印傳感器/氧化鋯氧氣傳感器SO-D1-020-A300C的優(yōu)點:
測量范圍廣,10 ppm~96%氧氣
精度高
多款型號呈線性特征
傳感器信號對溫度的依賴性小
交叉靈敏度低
使用壽命長
在多數(shù)情況下只需進行一次“單點校準”
轉載請注明出處:傳感器應用_儀表儀器應用_電子元器件產品 – 工采資訊 http://www.negome.com/18981.html






